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铊中毒是什么证壮,以及铊中毒属于什么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1、50分悬赏:关于砣元素的一些知识
- 2、铊的用途
- 3、铊中毒“铊”的读音是什么?
- 4、北大朱令案
- 5、铊 这种物质一般在什么东西上存在的?
- 6、福州女童“铊中毒”正在救治,警方已介入调查,案件有何进展?
- 7、清华大学铊中毒学生事件
- 8、铊.元素的一种,是否无色无味?
- 9、铊盐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50分悬赏:关于砣元素的一些知识

铊简介:
英文名:Thallium,源自thallqs,意为嫩芽——因它在光谱中的亮黄谱线带有新绿色彩,1861年发现。它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硫酸铊—— 一种烈性的灭鼠药。铊是无味无臭的金属,和淀粉、糖、甘油与水混合即能制造一种“款待”老鼠的灭鼠剂。在扑灭鼠疫中颇有用。
化学属性:
铊,原子序数81,原子量204.3833,化学符号来源于其光谱谱线的嫩绿色,原意是“嫩枝”。1861年英国化学、物理学家克鲁克斯在研究硫酸厂废渣的光谱中发现这一元素,并命名;次年克鲁克斯和拉米几乎同时分别用电解法制得铊。铊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十万分之三,以低浓度分布在长石、云母和铁、铜的硫化物矿中,独立的铊矿很少。
铊为白色、重而柔软的金属,熔点303.5°C,沸点1457°C,密度11.85克/厘米,铊属于放射性的高危重金属。
铊中毒表现:
中毒原因: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
预防措施: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
元素来源:以化合物形态见于少数矿物(例如硒铊银铜矿和红铊矿)内,毒性极大。
铊的用途
用途:
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含铊合金多具有特殊性质,是生产耐蚀容器、低温温度计、超导材料的原料,一些铊化合物对红外线敏感,是光电子工业重要原料。铊化合物还可以用来制备杀虫剂、脱发剂(醋酸铊)等
危害: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铊中毒的典型症状有:毛发脱落、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伤等。铊中毒者的手甲上通常都留有米氏线。铊具有强蓄积性毒性,可以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的永久性损伤等。人体摄入铊化合物可以通过误食含铊化合物、饮用含铊水源、食用含铊果蔬、职业接触等途径。铊中毒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普鲁士蓝、二巯基丙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药物促进铊离子排泄;口服氯化钾溶液促进铊经肾代谢;使用利尿药加速铊排泄;使用血液灌流疗法在体外吸附清楚铊离子等
铊中毒“铊”的读音是什么?
“铊”,读音[ tā ];偏旁:钅;
释义:一种金属元素,用来制造光电管,低温温度计,光学玻璃等。它的盐类有毒,用于医药。
关于铊中毒的解释: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中毒后表现症状为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铊中毒一般具有较为典型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毛发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但由于铊中毒较为罕见,因此常被忽略,导致误诊。
北大朱令案
北大朱令事件是指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
事件回顾
铊中毒
铊中毒和诊治从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饭;接着(12月5日)胃部不舒服;最后(12月8日)她的头发开始脱落,并在几天内掉光。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虽然没有查出病因。
但住院一个月以后,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并长出了头发,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1995年2月20日,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朱令返校。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恶化,她的腿疼痛很厉害,并感到眩晕,朱令父母将其送往北医三院求治。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朱令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但是由于朱令否认有铊盐接触史,并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协和医院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
1995年3月15日,她的症状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朱令住进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协和医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诊治。1995年3月23日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协和医院采取了气管切开术。
1995年3月24日,协和医院开始对朱令采取血浆置换疗法,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有些人认为这对未确诊的情况下维持朱令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朱令感染上了丙肝。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送入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1995年3月28日陷入昏迷状态,直到8月31日苏醒,朱令共昏迷长达5个月。协和医院对朱令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艾滋病病毒HIV,脊髓穿刺,核磁共振,免疫系统,化学物质中毒,抗核抗体,核抗原抗体和莱姆病等),但除了莱姆病以外,其它项目的化验结果皆为阴性。
互联网求救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蔡全清等人当时将这种不明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Bitnet发出求救电子邮件。之后收到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回信1635封。
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医生在回信中指出“疑似铊中毒,认为根据头发脱落、胃肠道问题和神经问题等症状几乎可以确诊”。由于当时中国互联网不发达,海外UCLA的Dr. Xin Li 在UCLA的服务器上。
和Dr. John W. Aldis一起曾帮助创建了UCLA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网,在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的信息发布和协调上起了关键作用。1995年4月18日,贝志城拿着翻译好的电子邮件到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区门口给医生参考,但他认为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很少人参看。
也没有电子邮件中的铊中毒判断和相应的检测办法,使得当时网上远程诊断的结果没有及时发挥相应的作用。
确诊治疗
由于互联网上的回信怀疑是铊中毒,当朱令父母得知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陈震阳教授可作做铊中毒鉴定后,在一位有良心的协和医生暗中帮助下,取得朱令的尿液,脑脊液,血液,指甲和头发,于1995年4月28日来到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进行检验。
当天,陈震阳即出具了检测报告,认为朱令为两次铊中毒,第二次中毒后朱令体内铊含量远远超出致死剂量,并怀疑有人蓄意投毒,同时建议服用普鲁士蓝解毒。根据互联网的反馈以及陈震阳1995年4月28日的化验结果,朱令开始服用对症药普鲁士蓝。
服用当天血液中的铊离子浓度开始下降,这是朱令到协和医院求诊的第50天,一个月后(一说10天),体内的铊被排出。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朱令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且仍处在昏迷中。
1995年8月31日朱令从长达5个月的昏迷中苏醒。1995年11月朱令从协和医院出院,转入其他医院和康复中心接受治疗。
扩展资料:
事件后续
2006年前关于朱令事件仅偶见华文媒体报道主要集中于朱令的悲惨遭遇远程医疗的作用等。1995年9月《女友》杂志记者陈童曾采访朱令同宿舍女生遭冷遇。2002年在网上有人撰文指出,向朱令投毒的嫌疑人是孙维。
同时贝志城以真名实姓在“新语丝”网站发表《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一文,介绍了一些内幕。2005年11月30日在天涯社区,一名ID为“skyoneline”的网友发表了《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重提此案,在社区内引起了关注。
2005年12月30日一个ID为“孙维声明”的网友(此帐号由孙维父亲证实为孙维本人,同时也被在天涯发表评论的部分物化2班同学证实)发表了《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以孙维的名义公开为自己辩解激起众人的讨论,并引起网民对此案极大的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令事件
铊 这种物质一般在什么东西上存在的?
铊这种物质大多以分散状态同晶形杂质存在于铅、锌、铁、铜等金属的硫矿中。
铊是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ⅢA族元素之一,在自然环境中含量很低,是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铊是一种伴生元素,几乎不单独成矿,世界上唯一的独立铊矿在中国贵州省兴仁县,主要成分是红铊。
铊其主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硫酸盐等,铊盐一般为无色、无味的结晶, 溶于水后形成亚铊化物。保存在水中或石蜡中较空气中稳定。1861年,威廉·克鲁克斯和克洛德-奥古斯特·拉米利用火焰光谱法,分别独自发现了铊元素。
扩展资料
铊的应用史:
铊曾有医学方面应用史,比如铊最初用于头癣等疾病,后发现其有脱发效果,而被应用为脱发剂。但当发现其毒性大后被禁止应用,之后作为杀鼠、杀虫和防霉的药剂,主要用于农业。由于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环境问题,目前已被禁用。但不除外仍有违规生产的现象。
目前铊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中,铊制成的合金具有提高合金强度、改善合金硬度、增强合金抗腐蚀性能等多种特性。铊镉合金是原子能工业中的重要材料。铊合金在电子、航天、化工、冶金、光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铊
福州女童“铊中毒”正在救治,警方已介入调查,案件有何进展?
目前此案件警方已经立案,具体进程并没有对外公布,如果该女婴真的是被人投毒,那投毒者将承担巨大法律责任。铊中毒非同小可,因为该物质在自然界中非常少见,现实中也很难接触,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女婴意外接触。接触该物质后,不仅会影响心身健康带来的后遗症也非常可怕,希望警察可以尽快破案,也祝女婴早日恢复健康。
一、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在2月22日晚上,有一名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外甥女因为铊中毒需要一种普鲁士兰的药物救命,希望网友可以告知在哪里可以寻到此物。并且还发了一张医院检测报告,热情网友的之后立马提供相关渠道。三个小时后,该网友又发文,孩子已经得到了救治。
2月23日记者证实,在福州儿童医院确实收到了一名类似女婴,目前孩子已经采取了正确措施,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由于不知道孩子中毒的原因,她的家人已经报警。
二、铊中毒有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胃肠道出现疼痛,脑神经异常,病情拖延久了还会有脱发表现,甚至体毛全部脱光。此前有患者还出现过严重视力减退,肌肉麻痹,另外铊中毒患者经过治疗后恢复效果并不是很好,可能会给肝肾带来永久性伤害。如果自己误食铊元素,一定要及时进行催吐,并去医院采用正规的治疗。
三、对于这件事我有何看法?
一个连路都还不会走的女婴无缘无故铊中毒,如果不是他人投毒,实在想不出中毒途径是什么。现在中毒原因还没有水落石出,倘若真的有投毒者,那这个人肯定很无能,通过这件事希望大家做人一定要正大光明,与别人和平相处,避免遭受报复。
清华大学铊中毒学生事件
铊中毒,症状极为剧烈,注意要表现为头发脱落、神志不清、全身剧痛、口腔糜烂、剧烈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很多病人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而能救治过来,没死的最少是生活不能自理。而且铊的某一类化合物性质稳定,无色无味,可溶于水这就造成了被投毒者不易察觉,加上清华铊中毒的报道,使很多人认识了铊,因此国内已经发生了许多次铊中毒事件。
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事件是指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经过调查之后,几度沉浮,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尚无明确结果。且由于警方对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让朱令案成为公众事件,从而衍生出对于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种猜测。
2013年4月16日,随着[1]复旦投毒案的告落,关于彻查朱令案的呼声亦再度涌现,昔日作案嫌疑人孙维遭到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
2013年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碍于证据灭失无法侦破,且过程中未受任何干扰,呼吁公众理性看待此案。[2]
2013年9月25日,朱令案律师团召集人李春光律师在微博上发布案件最新进展称,清华校方高层已与朱令的父母接触。2013年9月26日,网友@ Fang_2014在微博发布了一封来信:“2013年6月底,朱令家人收到一封写自美国洛杉矶、寄自拉斯维加斯的信件”,落款“冬冬”的作者在信中称,如果不是朱令影响别人休息,“也不会被同宿舍人集体毒残”
铊.元素的一种,是否无色无味?
铊盐一般为无色、无味的结晶, 溶于水后形成亚铊化物。
铊是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ⅢA族元素之一,在自然环境中含量很低,是一种伴生元素。铊在盐酸和稀硫酸中溶解缓慢,在硝酸中溶解迅速。其主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硫酸盐等,铊盐一般为无色、无味的结晶, 溶于水后形成亚铊化物。保存在水中或石蜡中较空气中稳定。
铊被广泛用于电子、军工、航天、化工、冶金、通讯等各个方面 ,在光导纤维、辐射闪烁器、光学透位、辐射屏蔽材料、催化剂和超导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1861年,威廉·克鲁克斯和克洛德-奥古斯特·拉米(Claude-Auguste Lamy)利用火焰光谱法,分别独自发现了铊元素。由于在火焰中发出绿光,所以克鲁克斯提议把它命名为“Thallium”,源自希腊文中的“θαλλός”(thallos),即“绿芽”之意。
扩展资料
环境危害防治
1、对(含)铊矿床的开采、选矿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2、对产生含铊烟尘的冶炼厂、发电厂的烟囱加装过滤网以及铊回收装置,降低烟尘中铊的含量,阻隔含铊烟尘直接排入大气,并对这些企业附近大气中的铊含量进行监控。
3、在铊高背景值地区进行普查,对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单元释放铊的潜力进行评价,确定铊从岩石迁移进入水、土壤、植物等环境介质的潜力。
4、加强对接触含铊物质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铊(化学元素)
铊盐是什么
铊是一种质软的灰色贫金属,在自然界中并不以单质存在,和锡相似,但会在空气中失去光泽。那么铊盐是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为您介绍吧。
铊盐的简介
1、铊,一种银白色重质金属。质软。无弹性。易熔融。在空气中氧化时表面覆有氧化物的黑色薄膜,174℃开始挥发,保存在水中或石蜡中较空气中稳定。溶于硝酸和硫酸,较难与盐酸反应,不溶于水。相对密度185。熔点303.5℃。沸点1457℃。符号Tl。白色,质柔软,其化合物有高毒。
2、铊是一种质软的灰色贫金属,在自然界中并不以单质存在。铊金属外表和锡相似,但会在空气中失去光泽。
铊的用途
1、用来制造光电管,低温温度计,光学玻璃等。它的盐类有毒,用于医药。铊及其化合物的商业用途不多。铊的某些化合物(如硫化铊)在遇红外辐射时导电性会发生变化,因此会被用于一些类型的光电池和红外探测仪中。
2、铊的放射性同位素铊-201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铊-201半衰期仅79小时可很快从体内排出。铊-201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是当它衰变时会发出穿透性极强的γ射线,在人体之外可以探测到。
3、该技术的实施取决于铊-201与心肌组织的结合,只有当心肌组织血液供应充足时,心肌组织才会吸收铊-201。如果由于动脉变窄影响了血液供应,心肌组织则不会吸收铊-201。
4、在病人休息时给药(铊-201)一次,在病人经过一阵活动(锻炼)后再给药(铊-201)一次。在运动前后分别用闪烁仪(一种γ射线摄像机)对病人经行扫描,可以测定并确认γ射线。所得数据被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在屏幕上得到一个图像。内科医生可以把运动前后心肌吸收的铊-201进行对比,心脏心肌供血不足部位会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一个黑点。
铊的性质
物质状态:固态
熔点:577K(304°C)
沸点:1746K(1473°C)
汽化热:164.1kJ/mol
熔化热:4.142kJ/mol
蒸气压:5.33×10-6帕(577K)
传导声速:818m/s(293.15K)
电负性:62(鲍林标度)
比热容:129J/(kg·K)
电导率:6.17×106/(米欧姆)
热导率:46.1W/(m·K)
莫氏硬度:2
电负性62(鲍林标度)
比热容量129J/(kg·K)
电导率6.17×106/(米欧姆)
热导率46.1W/(m·K)
第一电离能:589.4kJ/mol
第二电离能:1971kJ/mol
第三电离能:2878kJ/mol
最稳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丰度,半衰期,衰变模式,衰变能量
MeV衰变产物
铊中毒的症状是什么
最初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出现阵发性腹绞痛或隐痛、腹泻或顽固性便秘,也可有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以及出血性胃炎等,有时患者仅表现为厌食或恶心。
中毒后2~5天出现双下肢酸、麻、蚁走感或针刺感,下肢特别是足部痛觉过敏是铊中毒的突出表现。运动障碍出现较晚,严重时出现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常可波及颅神经,可发生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复视、周围性面瘫、构音及吞咽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可出现头痛、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焦虑等精神异常和行为改变,严重病例出现中毒性脑病,可表现为谵妄、惊厥和昏迷。
脱发为铊中毒的特异性体征,一般于中毒后1~3周左右发生。表现为头发一束束脱落,可致斑秃或全秃,严重者胡须、腋毛、阴毛和眉毛都可脱落,但眉毛内侧1/3常不受累。一般情况下,脱发是可逆的,大约在1个月左右开始再生,然而严重铊中毒可致持久性脱发。
溴化铊是什么
溴化铊thallium bromide,分子式:CAS号:铊的溴化物,有三溴化铊TlBr3和溴化铊TlBr两种。三溴化铊为黄色结晶固体。很易潮解变成棕色,并放出溴。易溶于水和醇。由溴化铊悬浊液在30~40℃用溴氧化蒸发,后在干冰中冷却得四水盐为针状晶体。
若在真空中蒸发可生成一水盐(尚未制得无水盐),减压蒸发此盐可失去一部分溴,变为TlBr·TlBr3,易溶于水,具有Tl3+的溴化铊T1Br:为淡黄色固体,等轴晶系,具有氯化铯型晶体结构。密度7。463g/cm3(18℃)。熔点459℃。沸点819℃。遇光由浅灰色变为黑色。加热在熔点以下升华,熔解而不分解。
关于铊中毒是什么证壮和铊中毒属于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panshiganzaoji.net.cn/bkzx/32603.html